如何把握好“度”,一直是一个很微妙的技巧。
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,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,也就是说,一旦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,就会引发质变。
所以说要学会把握适度原则。
适度原则在网络上同样也是适用的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现在的网络环境下,你能发布什么东西,最直接的就是受到法律和监管部门的约束。
违法违规的信息,只要是在正规的平台上,就会很快被取缔,附加上封号冻结的处理措施。
更严重一点的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再者说,一个人在网络上的言行其实同现实中的言行有着相似的作用,是一个人内心和本质的投影,也就是projection(并不是故意要说洋文,最近做英语阅读总是能看到这个词)。
所以网络上的言行其实也是对自己形象的一种营销和反应吧,想让公众认识什么样的你,就展现或者说包装什么样的你。
营造人设,大抵如此。
回到适度原则,其实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可以展现什么样的自己,展现多少自己,亦或是什么样的部分,给不特定或者特定的观众。随着时间过去,其实我已经很少发qq空间或者朋友圈这样的主流社交媒体,也不会在bilibili上分享日常。但是偶尔却会有一肚子苦水无处倾倒,想着也总不能每天对着亲朋好友一顿输出,还是得找个合适的地方存放或者发泄一下,所以这些或多或少的应该反映在了我的博客中,因为几乎不会有出了自己以外的访客,也不会有额外或者说较真的监管,所以写点什么发点什么变得宽松和自由了许多。
但毕竟还是有这样的尺度在心中的,万一哪天写了点不太好的东西被小人背刺了,得不偿失。
就酱。
吃晚饭去了。
0 Comments latest
No comments.